光伏扶貧的類型
最近各地媒體紛紛爆料“光伏扶貧”招標過程中的問題,有的高價中標,有的空手套。那“光伏扶貧”項目到底有哪些類型,都是如何操作?
今天詳細剖析一下“光伏扶貧”
一、光伏扶貧的項目類型
目前,光伏扶貧的項目類型主要有4種,分別為: 戶用光伏項目 村級光伏電站 光伏農業大棚 地面光伏電站
1)戶用光伏發電扶貧
利用貧困戶屋頂或院落空地建設3-5kW的發電系統,產權和收益均歸貧困戶所有。
2)村級光伏電站扶貧
以村集體為建設主體,利用村集體的土地建設100-300kW的小型電站,產權歸村集體所有,收益由村集體、貧困戶按比例分配,其中貧困戶的收益占比在60%以上。
3)光伏農業大棚扶貧
利用農業大棚等現代農業設施建設的光伏電站,產權歸投資企業和貧困戶共有。
4)地面光伏電站扶貧
利用荒山荒坡建設10MW以上的大型地面光伏電站,產權歸投資企業,企業捐贈一部分股權,股權收益分配給貧困戶。
在實踐中,
戶用項目用于光伏扶貧的弊端日漸顯現。
集中式光伏電站規模太大,有的省份明確限制其比例。如,云南省剛剛頒布的《云南省光伏扶貧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中就提出:
以政府投資為主分散建設(含戶用)或相對集中建設的村級電站為主,商業化投資建設的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比例不超過15%。
因此,小型的村級電站備受青睞,預期將成為未來光伏扶貧項目的主要類型。然而,小型的村級電站雖然數量眾多,但總容量不一定會最大。
2016年第一批光伏扶貧的項目名單也印證了這一點。
2、2016年第一批光伏扶貧的項目類型分布
2016年10月17日,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下發了2016年的光伏扶貧項目清單。項目的具體分布情況如表1。
表1: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匯總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小型的村級電站數量眾多,但總容量略低于集中電站。然而,小型村級電站的扶貧效果好,平均4.94kW就可以幫助一個貧困戶脫貧;而地面電站則平均23.84kW才能幫助一個貧困戶脫貧。
二、光伏扶貧的商業模式
1、光伏扶貧商業模式的探索
在國家扶貧辦、國家能源局的領導下,各地充分結合本地區的條件,開展了各種模式的光伏扶貧。在此,以不同的資金結構、運作模式進行劃分,幾個比較典型、知名的模式如下表。
1)政府全額出資
案例:安徽省合肥市光伏下鄉扶貧工程
建設100個3kW的家庭分布式發電站。工程預算資金300萬元(10元/W),由市、縣(市)政府安排,其中市級財政安排200萬元,縣級財政配套100萬元。
合肥供電公司按結算周期向貧困農戶全額支付上網電費,電站自發自用和余電上網部分優先享受到國家、省、市度電補貼,收益全部歸貧困農戶所有。
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選擇符合資質條件、具有社會責任心的太陽能光伏企業組織實施,運營服務由建設企業提供基本培訓以及使用手冊,日常維護由專業化公司負責,費用納入縣(市)財政預算。設施故障由系統供應商提供維修,建立售后服務網點。
2)PPP模式(政府全額出資購買服務)
案例:岳西縣光伏扶貧PPP項目
陽光電源為岳西縣建設5000個3kW戶用扶貧光伏電站,建設40個60kW村級扶貧光伏電站,配置50MW配套光伏電站建設指標,形成“戶+村+地面電站”光伏電站體系,總體建設規模為67.4MW。陽光電源負責戶用項目、村級電站、光伏電站的投融資、建設、運行維護。
幫助40個村、5000戶家庭脫貧,每年直接為每個貧困戶增收3000元,為每個貧困村增收6萬元。
上述兩種模式下,光伏扶貧項目資金由中央扶貧資金和地方財政配套,農戶、光伏企業均沒有負擔。
3)扶貧資金+地方財政配套+企業墊付模式
案例:山西臨汾光伏扶貧項目
山西臨汾建設100kW光伏地面電站約需要80萬元,共由三部分組成:山西光伏扶貧項目專項資金承擔50萬元,臨汾扶貧項目開發資金承擔10萬元,剩余20萬元,本著自愿原則采取企業墊資或者直接捐資等方式解決。
4)扶貧資金(70~80%)+企業投資(20~30%)模式
案例1:貴州羅甸木引鎮光伏扶貧項目
貴州羅甸木引鎮光伏扶貧項目一期為38戶村民安裝戶用光伏發電系統,采用當地政府出資80%、光伏企業墊付20%的融資模式,后期農戶以發電收益分期償還企業的墊付資金。
案例2:安徽泗縣光伏扶貧項目
安徽泗縣2015年建設36個貧困村為主的5000戶貧困戶戶用3kW光伏發電系統,總投資1.2億元。該項目由當地政府出資70%,光伏企業墊付30%,后期農戶以發電收益分期償還投資公司。
5)企業捐獻模式
案例:河北黑崖溝光伏扶貧項目
河北黑崖溝光伏扶貧項目一期50套戶用發電系統,由泰聯新能源、三晶電氣、晶科、易事特、金友電纜等愛心企業捐贈設備、現金、義務建設外加國家中央財政支持的模式幫助村子建設扶貧電站。
上述三種模式下,光伏扶貧項目資金由中央扶貧資金、地方財政配套、光伏企業墊資或捐贈等共同解決,農戶均沒有負擔。
6)扶貧資金(60%-70%)+農戶貸款模式
案例:云南紅河縣光伏扶貧試點項目
云南紅河州300戶3kW戶用光伏發電系統。多晶硅發電系統200套,薄膜發電系統100套。項目總投資900萬元,其中,政府出資600萬元,由政府擔保、農戶從信用社貸款300萬元,并享受農村信用社的貼息貸款。
7)扶貧資金(少部分)+農戶貸款(90%-95%)模式
案例:江蘇盱眙西湖村
江蘇盱眙西湖村安裝了戶用光伏系統,總投資261萬元,政府出資9萬元(3.4%),第三方擔保公司擔保,農戶從當地農商行貸款95%以上。貸款期15年內每年凈收益1000元,15年后每年收益3000元。
8)縣政府1/3+光伏企業1/3+農戶貸款1/3模式
案例:金寨縣光伏扶貧項目
安徽金寨縣2008戶貧困戶,每戶安裝3kW的光伏系統。每戶需要投資2.4萬元,縣政府出資8000元,信義光伏出資8000元,無力自籌的貧困戶資金則由銀行提供無息貸款,后期用發電收益來分期還款(分6年還清)
上述三種模式下,光伏扶貧項目資金扶貧資金、光伏企業解決一部分,另一部分由農戶通過無息貸款解決,利用未來的發電收益進行分期還款,相當于農戶也沒有負擔。
2、2016第一批光伏扶貧的商業模式
1、村級光伏電站
均由各個地方政府組織籌措,預計地方政府會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前文提到的三種模式中的一種。
隨著光伏扶貧開展的深入,預計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形式將成為主流模式。
8月1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于切實做好傳統基礎設施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有關工作的通知》(發改投資〔2016〕1744號),文中提出:
推廣PPP模式重點項目,能源領域包括:
電力及新能源類:供電/城市配電網建設改造、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資產界面清晰的輸電項目、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分布式能源發電項目、微電網建設改造、智能電網項目、儲能項目、光伏扶貧項目、水電站項目、熱電聯產、電能替代項目等。
安徽2016年的光伏扶貧幾乎都以PPP形式開展,浙江省的“光伏小康工程也是以此形式開展。預計未來,PPP模式將成為光伏扶貧最重要的模式之一。
由于村級光伏電站以政府為主導,PPP模式為主,最近各地媒體紛紛爆料“光伏扶貧”招標過程中的問題,均是這種商業模式下的項目發生的。
2、集中式光伏電站
1以補貼代投資
根據“冀價管〔2015〕252 號”:
對河北省光伏扶貧電站項目,2017年底以前建成投產的,自2016年1月1日起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2元,自并網之日起補貼3年
2資本金(政府、企業共同出資)+貸款
總投資中資本金占20%,貸款占80%,資本金有兩種方式: 1)政府代表貧困戶出資, 2)企業代表貧困戶出資,3)政府代表貧困戶出資40~75%、企業出資25~60%.
從上述方案可以看出:
戶用項目,政府需要籌措100%的資金;
集中地面電站項目,政府大約僅需要籌集10%的資金,資金壓力大大減少。
三、安全隱患
毫無疑問,“光伏扶貧”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然而,在具體操作層面,還是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前文提到的,個別地方發生的“招標違規”事件。除此之外,還有其他隱患存在。
1、電網負荷的問題
光伏扶貧的規模按照25kW/戶設計,主要是為了增加項目的規模效應,使項目從經濟賬上,看起來更可行。
意見中提出,要覆蓋3.5萬個村、200萬貧困戶,平均每村57戶。按照25kW/戶考慮,則每個村的總容量為1425kW,即1.4MW。
在不配儲能的情況下,光伏還是波動電源,對電網有沖擊。因此,一般建議光伏項目的滲透率在25%~50%之間,高了會對電網的安全運行造成影響。
一般農村電網的基礎比較差,貧困地區的電網更差。而一般農村的變壓器容量都在200~300kW左右,能接100kW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目前,很多農村的光伏電站已經出現跳閘的現象。做光伏扶貧工程,電網的感受很重要。
2、光伏扶貧如何做成高質量項目
有人說:?花自己的錢辦自己的事,最為經濟;花自己的錢給別人辦事,最有效率;花別人的錢為自己辦事,最為浪費。
貧困戶甚至政府都不是光伏專業人員,無法對電站的質量進行判斷。如前文所述,企業對這筆投資估計并不情愿,指示為了“商業電站規模指標”等其他利益而不得不投。如果只是把項目建成就從此無關,那就很容易出現為追求低價而大量使用劣質產品。如果只強調扶貧項目的裝機規模,不將投資企業的利益長期綁定,則光伏扶貧項目很容易成為企業殘次品的出貨渠道。
即使由政府投資,企業花政府的錢辦事。據某業內人士介紹,個別政府通過簡單學習后進行招標,幾家廠家血拼,導致系統價格低于正常值,垃圾電站風行;甚至有的政府人員直接向企業索要回扣
無論是政府投資還是企業投資,如果監管不好,很容易出現企業進來套現、套完就跑的現象。屆時,就會留下一堆劣質項目,未來無法獲得預期的收益,達不到預期的扶貧效果。
3、電站后期的運維問題
從國家能源局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分布式光伏發展最好的地區,都是經濟發達的江浙地區。在經濟發達地區,群眾的文化水平、整體素質高,對新事物接受程度高;電網也比較發達。而貧困地區的情況恰好與之相反。群眾的文化水平、整體素質較低,電網也比較差。因此,當前技術條件下,扶貧地區并不是分布式推廣的優選市場領域。
分布式項目確實是未來市場方向,但目前分布式光伏的各個環節尚缺乏專業標準,無成熟的可復制經驗。在整體素質較高的地區推廣,可以逐漸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模式和方法,形成一套標準。然而,光伏扶貧將技術水平最低的貧困作為推廣方向,可能會遇到諸多問題。
1專業性問題
近期大型地面電站的運維管理是行業討論的熱點。由專業的人員管理尚且會出現很多問題,那非專業人員呢?大型電站如此嚴格的設備到場質量監控、如此專業的安裝、如此精細的運維,隱裂、熱斑等問題都不可避免。那在光伏扶貧項目中,這些如何控制?
據介紹,部分地區的當地政府要求,當地的光伏扶貧項目安裝必須要用當地居民。解決當地就業本是無可厚非,但群眾的知識水平還是有差異的,就出現很多村民們抱著光伏組件直接就上屋頂,夠不著的地方就踩光伏組件……這寫完全不合規的操作,在他們看來是十分正常的。
2運維管理問題
目前有關“光伏扶貧”的政策文件中,都強調了前端,但未對后期維護做詳細的說明,未設置維護單位和資金。扶貧地區的屋頂分散,接入,安全,運維是最大難點。之前,由企業建設和運維的金太陽項目,當前的發電和電費結算情況都不樂觀??梢灶A見,光伏扶貧項目真正的困難,在建設完成后。
這些貧困地區零散的電站,如果沒有運維資金支持日常的運維管理,沒有專業的人員來維護,沒有日常監控,沒有定期的檢查、清洗、維修的制度,即使不考慮人為破壞的情況,僅因運維不專業問題,也會讓這些電站的壽命大打折扣。那誰又能保證未來光伏扶貧的收益呢?
因此,在扶貧項目中可以引入智能監控、智能運維,以提高后期運維工作的難度;但一些具體的工作,肯定是要由具有一定專業知識、水平的人員來維護的。
3盜竊問題
所有靠近居住區的光伏電站建設和運維過程中大都出現過盜竊和惡意破壞事件。如何保障,村級電站不被被盜竊或者惡意毀壞?
4資金分配問題
鑒于戶用項目的諸多問題,現在村級電站的形式更受推崇。然而,靠近村子的地方真有可以裝100kW項目的空地、且土地性質沒問題?村級電站的收益,自然是歸村里支配,如何監管分配過程,杜絕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腐敗問題,把錢真正發到貧困戶手中?
5安全問題
哪里有電,哪里就有安全隱患,尤其光伏還是1000V的直流電。如今的貧困地區,很多都是留守人員,基本都是老人和小孩。如何保護他們,使他們遠離光伏電站,避免危險?光伏電站一旦出事,很可能就是性命相關的。
面對扶貧光伏電站后期運維的各種問題,比較好的解決辦法是由政府成立一個光伏扶貧專項基金,用于購買運維服務,通過公開方式委托專業機構管理,并對資金的使用進行嚴格監管。
七:結語
光伏扶貧將惠及百萬貧困戶,肯定是件好事。扶貧本就是件公益事業,更要做成良心工程。因此,我們對光伏扶貧項目要格外的愛護。千萬不要做成:光伏扶貧呼啦一陣風吹過,電站建了,廠家領錢了,后面沒人管了。我們希望拉動光伏產業發展, 真正使光伏扶貧走在一個健康發展的軌道上。
同類文章排行
- 藏區寺廟光伏發電——迪青道場
- 戶用別墅光伏成功并網
- 2021第十一屆中國國際儲能大會答謝晚宴圓滿舉行
- 光伏發電走進唐卡學校
- 無錫伏爾康650KW企業光伏項目2月成功并網
- 無錫順晟2MW光伏項目成功并網
- 新加坡漁場微網系統,告別純柴油機發電
- 無錫新能源產業協作配套會| 馬丁光伏簽約尚德益家
- 電費低至0.25元/度,你會不會心動
- 小離網,大能量!離網光伏系統好處多,小伙伴們學起來!